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便民服务 > 教育 > 教育服务 > 中小学教育

张家港市“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经验全省复制推广

时间: 2024-08-13 16:49 来源: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8月12日,张家港市收到了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中共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苏委改〔2024〕4号),张家港市“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经验入选,该经验做法将向全省复制推广。

近年来,张家港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论述,依托良好的市民素质保障、公共事业基础和社会治理环境,推动形成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理论探究先行一步、项目践行系统深入的全新格局。随着省前瞻性项目实验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的落地,张家港市确立了县域协同育人的“理论三角”“机制三角”“角色三角”,校家社协同育人呈现功能型、立体化、网格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和区域特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教育危机干预、课程品类丰富完善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优化顶层设计,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在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张家港市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和独立建制的张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配套出台了协同育人11份文件。着力构建“开放空间与学习社区环境体系”“指向学生发展的四维目标体系”“目标分解的主题课程内容体系”“多元主体活动参与的互动体系”“政策资源与技术支持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建构了“下好一盘棋”的整体协调推进机制、“拧成一股绳”的三位一体整合机制、“激活一池水”的多方资源统筹机制。

制定行动指南,创新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发布《张家港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行动指南(试行稿)》,开展“协同育人素养提升”先锋行动、“大德育课程”品格导航行动、“准父母课堂”宝贝启航行动、“新父母课堂”亲子桥梁建设行动、“邀您益帮”共益行动、“心悦云端”信息化提升六大行动。《指南》面向全社会颁发,做到让校家社协同育人有专门的责任人在管、有专业的人士在做、有专项的项目在实施。

项目化运作,凸显协同育人运作效能。张家港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项目运作,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用陶行知先生诞辰日(10月18日)作为区域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日,“1018”谐音“邀您益帮”,传承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赋予了校家社教育内涵。同时开展“全员导师制”、“心树林”家育心育志愿服务、“润心”工作专项行动、“家风银行”文化建设行动、家庭教育指导师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行动,以及“幸福家长驿站”“馆校研学”“一校一法官”“三色花开”教育共建、“云上”思政实践平台、“医教融合”心理副校长选聘、“幼邻幼”困境儿童帮助行动等项目,让校家社协同育人在各个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协同育人合力。张家港市共建200余家协同育人基地,完善张家港市-镇-校-村协同配套机制,扎实推动项目开展形成特色。目前,各区镇开展了如“家庭文化季”等形式多样的40多项协同育人行动。2011年,张家港市教育系统成立“心树林”家育心育志愿团队,至今368名持有家育、心育“双证”的志愿者始终活跃在家庭教育的舞台,分12个项目组开展服务,2024年共举办活动5652场,其中个别咨询3318场、讲座507场、团辅690场、热线824个、广场咨询77场及300多场家育心育活动,惠及17余万港城学子。深度推进“幸福家长驿站”家庭教育品牌建设,张家港市共建成150个幸福家长驿站,形成张家港校-镇-市三级“幸福家长驿站”逐层督导扶持运行机制。

建构主题式课程,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张家港市根据未成年人和家庭成长双向需求,积极构建主题式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发布了《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幸福家长驿站”公益课程菜单》;“心树林”家育心育志愿团队开发600余节心育家育精品课;公检法司提供了“法爱护航”课程49节,卫健委提供18节身心健康主题讲座;妇联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了系列化讲座课程;民政局提供未成年人关爱系列课程,多彩的主题式课程丰富了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内涵,为构建形成高质量的协同育人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张家港市教育局将以此次入选全省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清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一个由学校积极引导、家庭主动负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发展新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张家港市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教育名市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