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等名单。苏州2家单位和6名个人获得表彰。
根据名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社区副主任医师王小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春风,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杨海兵,苏州市立医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张洪,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张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胡绍燕等6人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近年来,苏州着力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全国领先和发达国家水平。苏州卫生健康事业获多个“首批”“第一”“首个”等荣誉:获批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世卫组织和国家卫健委合作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入选全国首批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试验区、首批创新医疗监督管理试点城市、开放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试点城市;健康苏州建设获得健康江苏建设考核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累计获得健康城市杰出城市奖等38项国际健康城市奖项。
截至目前,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34家,其中三甲医院16家,市属医院、县级市综合医院实现三甲全覆盖。去年,苏州推出《健康苏州“培优强基”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临床专科“攀峰筑原”。全市现有国家科研院所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重点平台20家。围绕“引得进、留得住、育得成”,市卫生健康委创新推出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特聘院长”等制度,去年引进名校博士数量同比翻番,引进临床医学院士团队16个。去年,苏州卫生健康系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同比增加45项;63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100强,其中6个学科进入前20名。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省综合医改试点城市,苏州在省内率先实施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苏州率先实现“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4个,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